首页 > 辽大学术 > 正文
首页 > 辽大学术 > 正文

化学院梁福顺课题组在发光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2-09-21 10:20   来源:化学院

 

日前,化学院梁福顺课题组在发光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磷光发光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在显示、防伪、成像等不同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1,8-萘酰亚胺是经典的荧光发光材料,这是由于其单三重态能极差大(1.32 eV),造成系间窜越很能发生。因而,实现其室温磷光发光(三重态发光)仍存在挑战。作者采用有机掺杂手段,将1,8-萘酰亚胺均匀分散到二元羧酸基质中(掺杂浓度1/5000),就可以非常简便的制得发光材料。结果表明:不但成功激活了其室温磷光发光,而且获得了明亮的黄色余辉,磷光寿命达到403 ms(图1)。研究中,澄清了其高效磷光发光的原因:1)充分的主客体能量转移;2)多重氢键作用形成的刚性化网络(抑制非辐射跃迁)。最后,制备了“鱼和水草”的图案(图2)。根据余辉颜色和余辉时间的不同,论证了该发光材料体系在数据加密领域的潜在应用。                  

   

1. a基于二元羧酸和1,8-萘酰亚胺的主客体掺杂体系;b发光照片  

   

2. 论证该发光材料体系在数据加密中的应用  

相关工作发表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DOI: 10.1039/D2CC00474G)期刊上,论文通讯作者为化学院梁福顺教授和南京工业大学史慧芳教授,第一作者为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向明。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兴辽英才计划”(XLYC1902111)和辽宁省教育厅重点攻关项目(LZD202005)的资助。  

作者简介  

   

梁福顺,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