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辽大学术 > 正文
首页 > 辽大学术 > 正文

书评∣《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中国人自己写的经济学原理来了

2022-11-23 11:37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近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表书评,对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于鸿君教授和澳门新京浦客户端下载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合作编写的经济学原理教材《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予以推介。现将书评转载如下:  

《微观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伟大成就为素材,借助经济学基本分析工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展现当代经济学原理,力求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底色。  

提到经济学理论,你脑海里浮现的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还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资本论》?  

谈及经济学教材,你想到的是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还是哈尔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从概念、范畴到逻辑体系,都是基于西方特别是美英经济实践活动视角,以英美国家经济活动为背景题材,反映的是通过对西方经济实践系统总结和抽象提炼而形成的经济理论。  

然而,随着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契合度越来越差,经济理论的解释力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弱。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  

然而,目前的经济理论很难解释或指导贸易保护和经济逆全球化现实,更难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在两种经济体制下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奇迹,很难为中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基于此,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于鸿君老师和澳门新京浦客户端下载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结合中国经济实践、从中国视角系统阐释经济学原理,合作编写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原理教材——《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包括《宏观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和《微观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两册,是一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国基本经济运行机制的经济学教材。  

这套教材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伟大成就为素材,借助经济学基本分析工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展现当代经济学原理,力求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底色。  

具体而言,不同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该书力求在中国经济实践的框架下诠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突破西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政府作为“守夜人”的居民企业“两位一体”框架,构建了企业生产者、居民消费者、政府“三位一体”的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运行模式,建立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结合、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并存、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合作竞争互动”的发展驱动模式。  

   

这套教材力求采用权威的数据、真实的案例和缜密的理论模型阐明制度红利、改革红利、开放红利、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四大原动力。  

该书包含了大量贴近生活的例子,根植于中国的经济实践活动,避免了理论与现实的割裂,将不难学和学的有趣进行统一,是初学者学习经济学原理和结合中国经济现实的入门书目。  

而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也能从中收获很多,得到启发,能在系统梳理所学经济学原理的同时更深入地学习如何将所学知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理解中国经济,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将西方原理生搬硬套到中国情境。  

“拥抱变动”的市场均衡  

《微观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一册总共由7部分组成,其中第一篇:经济学基本原理第二章重点介绍了微观经济学最基础的理论: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简称供求理论)。  

相信不论是哪一本微观经济学教材,供求理论都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理论,也正因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就在书中提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会鹦鹉供给和需求,鹦鹉也能成为经济学家”。  

这句话虽是戏言,但供求理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0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成为三位获得者之一。本伯南克的学术生涯主要专注于对美国大萧条的研究,他的一个重要的学术发现便是货币供给因素是导致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名义工资调整困难妨碍了经济复苏。由此可见,供求理论不仅仅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石,同样也是宏观货币金融领域极为重要的分析工具。  

   

《微观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逻辑框架  

第二章供求理论部分基本沿用以往经典教材的逻辑脉络,论证清晰,布局合理,循序渐进地对微观经济主体、微观经济活动模型,需求理论,供给理论以及市场均衡和市场机制有效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后续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阐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章最后一节市场均衡颇为有趣。首先,市场经济这个词本身就很有意思。市场经济既包括实体经济也包括虚拟经济,市场机制常常被比喻为“看不见的手”(主要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进行调节),从而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已然成为基本共识,但是针对市场失灵的批评也是不绝于耳的。其实细思起来也很正常,正如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完美的圆一般,市场经济固然有着巨大的优势,必定有其不足之处,而我们首要做的是坚定市场经济的信念,再有就是在批判中找到合适的策略,为其更好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市场均衡的相对性。经济学中的市场均衡指经济活动的各参与主体都没有积极性去做出改变的相对稳定状态。“均衡”是听起来多么令人舒服的词,既有“势均力敌”之意,又有“功成圆满”之感。  

然而,现实经济活动中均衡往往是暂时的,市场不均衡才是常态。简单来讲,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均衡的建立,即供给和需求恰好相等的情形并不多见,供大于求或者供不应求才是日常情形;其二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是时刻移动的,各自单方面移动和双向移动三种情形都会使得市场均衡处于不断地变动之中。  

微观经济市场均衡的相对性,容易让我们想到了当下正面临的社会大变局,即总书记所指出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年轻人而言,劳动力市场的高度竞争性使得“躺”与“卷”成为这两年的流行词,“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45%人生”形象地刻画了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相对“躺”与“卷”的对立,大家可能更喜欢用“稳定”和“奋斗”这两个词来形容大变局之下的抉择。  

遵循市场均衡的一般规律,职业稳定性永远是相对的,而奋斗正是贯穿始终推动均衡变动的动力,所以每个人唯有积极拥抱“变”才能享受相对“不变”,从而获得相对充盈的人生。  

“橘生淮南”的财政政策  

市场是有效的,但市场并非是万能的。当经济面临巨大冲击或市场出现失灵时,政府可以在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正是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协调配合,才铸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  

   

《宏观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逻辑框架  

《宏观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的第九章《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是全书主旨最好的缩影之一。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本章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财政体制的发展和背后的制度逻辑。同时,它介绍了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并通过数据展示我国的财政状况和财政政策取向。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  

政府支出一般有两种用途,一种是政府购买,另外一种则是转移支付。前者是政府可以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等。后者则主要为了平衡经济发展的区域或行业差异等,实现共同富裕。  

要理解政府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乘数效应”或“挤出效应”。当政府支出对经济总量的正向影响超过政府支出本身的规模时,就体现为“乘数效应”,事半功倍;反之,当政府支出对经济总量的正向影响不及政府支出本身的规模时,就体现为“挤出效应”,事倍功半。  

   

这一概念决定了政府干预经济是否是有效率的,由此也引发了学术界关于“大政府”还是“小政府”的旷日持久的学术争论。但无论如何,各国的政府在危机中均大量通过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如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田纳西水利工程或是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四万亿”财政刺激。  

在介绍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之后,第二节将视角聚焦到中国,首先介绍了财政事权在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划分,明确多级政府在财政体系中的角色与职能。通过最新的公开数据,直观地展示了我国的财政收入的构成,并对比国内各地区的财政收入情况分配,同时展示了财政支出的流向。  

本节不仅对比了中央和地方在财政收入和支出上的异同,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多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还展示了2012年-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政策的要求,帮助大家理解近年来财政政策取向、财政政策目标的变化。  

第三节将目光转向更远的历史,重点回顾了我国建国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具体又可以根据1978年吹响改革开放号角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94年以分税制改革为中心的财税体制改革、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三个节点划分为四个阶段。  

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重要作用、理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理解国家和企业的关系等。同时,案例分析讨论了产业转移背后的地方政府财政竞争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的作用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风险问题。  

大道至简,经济发展的逻辑往往相差不大。但各个国家国情不同,历史文化、制度结构等也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学原理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其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存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现象。  

因此,要理解财政政策,特别是理解我国的财政政策,不仅要对我国当今的财政体系、财政制度、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取向有深入的了解,还要对我国财政制度的演化和发展的历史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理解好中国经济和改革,理解好政府在中国经济腾飞中的巨大作用,理解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重要角色。  

“中国方案”下的人民币国际化  

地理大发现之后,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跨国贸易和全球金融活动出现,世界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产生了重商主义等早期国际经济理论。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经济活动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开放宏观经济学方兴未艾,成为了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观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第十四章在之前贸易理论的基础上,介绍汇率的定义、影响因素、汇率制度和国际金融体系等内容,结合近期热点事件,梳理了中国的汇率制度和我国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探索历程。  

本章关于国际金融体系变迁和在现有体系下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可以加深我们对现有经济数据和经济事实的认识。  

   

二战之后,欧洲和日本因战争走向衰落,美国成为了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当之无愧的经济霸主,建立起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但由于美国黄金储量下降和“特里芬”难题的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6年瓦解,牙买加体系建立。尽管这一体系承认了浮动汇率制度,取消了黄金的官方定价并允许成员间进行特别提款权的交易,但其仍然是以美国为主导,日欧为核心,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位置的“中心—外围”全球金融治理格局,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不断提升的现状不相适应。  

因而,现有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存在新兴经济体投票权不足、治理理念不适应发展中国家国情的问题,需要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声,增强本国货币国际影响力。  

中国结合自身历史和资源禀赋,对这一时代要求给出了中国方案,即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积极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截至2020年末,中国与145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22个沿线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制安排。在中国的不断努力下,沿线很多经济贸易合作、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园区建设都采用人民币来计价和结算,沿线国家亦纷纷持有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用作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