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日报》采访澳门新京浦客户端下载东北亚经济圈研究院院长毕德利,东北新闻网对采访进行报道,现将原文及链接转载如下: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辽沈回响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报告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一处处长邓耳双:形成各展所长协同共进的区域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为我们的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我们将坚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各展所长、协同共进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提升沈阳、大连“双核”示范引领作用,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沈阳市“一枢纽四中心”建设;以创建东北亚海洋强市和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为目标,加快大连“四中心一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东北振兴发展重要增长极;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加快“两先区”建设,打造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引领东北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打造辽宁开放合作的西门户和新增长极;加快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打造合作共赢、富有活力、开放富裕的绿色发展示范区,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重要支撑。(辽宁日报记者 刘 璐 赵婷婷)
辽宁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赵小东: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于辽宁而言,就是要聚焦“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让营商环境更优更“暖”。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阳光雨露的滋润。辽宁省营商局(省大数据局)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企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聚焦民生福祉领域,强力推进“只提交一次材料” “简政放权” “水电气便利度”“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12345热线平台升级优化”和“免申即享”等改革,以数字赋能加快数字政府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与效率,更好地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发扬斗争精神和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增强为企业和人民群众服务的实践体验,吸引更多资本和创新资源向辽宁汇聚,不断提高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在辽宁投资兴业的信心,努力向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迈进。(辽宁日报 记者 孔爱群)
辽宁交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大庆:深化国企改革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压舱石”,国有企业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辽宁交投集团是我省资产规模最大的国企,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后,集团全体员工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信心坚定。报告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提供了行动纲领,指引了前进方向。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有企业要担当辽宁振兴发展“龙头”的要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国企改革,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们将加快我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京哈高速公路绥中(冀辽界)至盘锦段改扩建项目,履行好凌绥、本桓宽项目政府出资人代表职能,助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人民满意的高速公路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作用,通过功能性投资带动相关产业扩大经营规模,立足主业优势,通过经营性投资拓展产业、导入产业,探索培育新业态,打造多元产业支撑。我们还将抓住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机遇,系统推进集团数字化转型,多点推进速赢项目建设,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和应用场景创新示范,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辽宁日报 记者 唐佳丽)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进: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我一直心潮澎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目标,而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新松作为我国最早成立、规模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我们有责任、有能力为之贡献智慧和力量。多年来,新松始终坚持自力更生,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在智能感知、自主决策等行业前沿、共性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目前已完成国家重要科技攻关800多项,拥有发明专利1300多项,创造了中国机器人发展史上100多项行业第一。在多方面深耕行业应用,推动产业升级,不断培育和催生“机器人+”产业融通发展的新场景、新业态。未来,新松还将持续走自主创新之路,充分发挥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优势,深度开发和优化机器人控制技术、核心算法,夯实产业基础,补齐产业短板。特别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坚,在汽车制造、半导体、新能源、电子制造等领域纵深开拓,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松力量”。(辽宁日报 记者 孙大卫)
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工商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罗明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创新和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指明了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重要制度保障。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加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辽宁日报 记者 王笑梅)
辽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郑文静: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更多好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掌握育种核心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我省是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良种的贡献不容小觑。多年来,我省水稻年栽培面积800余万亩,是国家优质稻米产业集群东北唯一的示范省,水稻生产对于保障口粮安全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至关重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科技人员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持下不断发掘水稻优异基因,掌握了多项粳稻品种分子育种关键技术,选育了一系列高产、优质、抗病粳稻新品种,研发并推广了与品种配套的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优质稻米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对农业生产及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明确了大家的努力方向。在新征程上,我们广大农业科研人员将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重要战略要求,继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以赴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发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选育更多优质高产抗病的优异水稻新品种,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不懈努力。(辽宁日报 记者 李 越)
澳门新京浦客户端下载东北亚经济圈研究院院长毕德利:进一步畅通海陆大通道
扩大开放是辽宁兴省之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一系列新表述、新部署、新要求,为今后辽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是新时代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实施制度型开放,最终目标是打破国内循环体系和国际循环体系之间所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的、人为设置的藩篱和壁垒,有效促进各类高端要素在我国集聚,实现供给水平的跃升。辽宁应统筹贸易投资通道平台建设,推动自贸试验区、各类经济开发区、港口、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众多开放平台载体,加快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以制度创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此外,通道建设是建设开放高地的重要基础条件。当前,进一步畅通海陆大通道,对于辽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依托港口资源和腹地运输资源的优势,辽宁应加快推进海陆大通道建设,进一步强化网络和枢纽支撑,增强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运输组织效率,加强海陆大通道与我国东北地区以及日本、韩国、蒙古国等国家的衔接联动,让海陆大通道建设成为打造开放新前沿的突破口。(辽宁日报 记者 董翰博)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镇水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廷波:扎根泥土深耕乡村振兴“最小单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人倍感振奋。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感觉,只有把每个行政村这一“最小单元”抓实抓好,才能绘出一幅壮阔的“全景画卷”。于我而言,就是要扎根乡土,带领全村百姓,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水泉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经济实体+贫困户”模式,打造集花卉观光、果蔬采摘、休闲娱乐、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产业园,走出了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水泉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2016年的不足5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77万元,农户鼓起了腰包。人才振兴是关键。今年6月,全省首家县级乡村振兴学校在水泉润泽产业园成立,围绕乡村振兴各领域所需,为不同类别的培训提供教学服务,努力成为乡村干部的“大学堂”,为人才振兴持续赋能。水泉村还通过实施“道德银行”建设工程、织密网格管理体系,为文化振兴、组织振兴聚力;通过打造美丽宜居乡村,让生态振兴落实落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好比人的五根手指,紧握在一起,拳头效应会更加明显。下一步,水泉村将聚焦“五大振兴”,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把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下好,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辽宁日报 记者 李 越)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6977677313361770&wfr=spider&for=pc&search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