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正文

《浙江日报》丨余淼杰: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畅通“双循环”

2022-10-21 11:08   来源:浙江日报、学习有理、学习强国

 

近日,《浙江日报》、学习有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就澳门新京浦客户端下载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提出的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报道,现将原文及链接转载如下:                                                                                                                                                                                                                                                                                                

1+1京浙专家读报告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几步要走稳走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浙江要抓住哪些着力点?听听专家的见解。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畅通“双循环”  

余淼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和必然要求。怎样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畅通“双循环”。  

一方面,国内大循环是主体,要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持续有效化解外部冲击,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这意味着,中国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已不再是劳工成本的比较优势,而在于通过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提升市场运行效率,更好地释放内需潜力。  

首先,以“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推进市场化改革。庞大的市场主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既要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提升其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也要更好地鼓励、引导和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真正由“有益补充”变成“重要组成部分”。要秉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体制;深化要素市场改革,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其次,增强“六稳”工作的连续性和可预见性。当前,中国经济对内面临“三期叠加”的态势,对外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还遭受世纪疫情的影响。要以宏观调控措施的确定性,应对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强相关举措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壮大社会面发展信心,进而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和投资。  

再次,增强能消费、敢消费的能力。第一步要使老百姓拥有稳定的就业。重点在于出台稳健的货币政策,多举措增强金融支持经济力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突出的位置,帮助中小微企业在疫情中纾困,通过“保市场主体”实现“保就业”。第二步则要深化分配领域改革,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如在减税降费的基础上,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合理分配财政资源,运用好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特别是要将“真金白银”投入到“六保”“两新一重”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持续缩小不同群体、不同区域、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要推动国内国际市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更好地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使出口目的国多元化。企业在出口时,不能仅仅把目标瞄准欧美成熟市场。的确,这些市场的规则比较完整,中国企业的经验也相对比较丰富、拓展业务难度相对较低,但目前中美经贸关系日趋复杂,企业更应该未雨绸缪,多与新兴工业国家做贸易。尽管一开始要打入这些国家的市场,或者保住一定的市场份额有困难,但是不能因为困难而不去做,应该像“敲牛皮糖”一样,一块一块地敲,持之以恒。  

二是扩大进口。进口已经成为中国贸易增长的重要部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开了4届,还有现在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都特别强调扩大进口。扩大进口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扩大进口高质量的消费品,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进口第二类中间品,关税下降带来中间品进口增加,可以使企业降低进口成本,提高利润,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进口最终品,比如汽车,短期内自然会使国内的竞争更加激烈,但长期来看,可以使企业变压力为动力,通过优胜劣汰来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水平。  

三是推动服务贸易多样化、数字化。中国的服务贸易跟商品贸易相比,表现出总量不足、逆差的态势。对其建议是九个字:“扩总量、调结构、树特色”。首先,要扩大服务贸易的总量,特别要运用好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带来的机遇。其次,要调结构,如在运输、旅游、教育、医疗四大产业集中发力,助力国内产业的发展;通过改善营商环境等提升软实力,为服务贸易增长创造有利条件等。最后,要树特色,打造拳头产业、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像韩国的医疗美容产业等。服务贸易数字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表现形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服务贸易数字化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数字的商品贸易,比如电子商务;第二是数字的服务贸易,比如软件外包业务;第三是数据贸易,比如华为云等云服务平台可以直接提供数据产品和算力服务。服务贸易数字化应该是一个发展大方向。  

四是实现对外投资的多样化。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537.1亿美元,同比增长12.3%,流量规模首次位居全球第一。对外投资不只是要“走出去”,关键是要“走进去”,也就是说,中国企业要根据不同国家的经济社会特征去投资,更多地融入到当地社会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提升当地各方面对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的认同感、信任感,这更加有利于长期的合作与发展。  

五是谋求“一带一路”的差异化发展。要两条腿走路,既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但是应该有所差异。“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到的国家,地缘关系相对复杂,适宜以进口、出口等较为简单的形式进行经贸合作;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于与东盟的长期友好合作,可以从经济向政治、文化、安全等更深领域拓展。  

六是促进地区经贸合作递进化。中国同14个国家已经签署了RCEP,这样一来中国跟东盟国家的经贸联系更为紧密。接下来,还有两个重点突破方向,一个是中国跟欧盟签署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另一个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推进中日韩经贸合作,努力构建中日韩自贸区。因为中日韩三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依存度很高,这项工作对中日韩三国是互惠互利的。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推进《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落实。尽管这个协定目前处于暂时搁浅的状态,但是不用太久的时间,欧盟区就会发现,其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发展,因为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能够给欧盟提供一个更大的市场。如果认识到这一点,我觉得《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发展前途还是光明的,两边都有可能更好地推进落地。  

【作者为澳门新京浦客户端下载校长、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浙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三大着力点  

徐明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从根本上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新发展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一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秉持浙江精神,勇扛历史使命,勇当探路先锋,要在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体现新担当。这也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不断构筑浙江发展新优势、开辟浙江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市场大省和开放大省的浙江,在这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率先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我国发展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面对严重的外部危机冲击,我们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推动经济发展向内需主导转变,国内循环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开始显著上升。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是有实践基础的,只要顺势而为、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条件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塑新竞争优势。因此,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向内需主导转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是推动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动力。  

对浙江而言,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大省,助力建设消费型社会,是最根本的着力点。要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的部署,着力推动全面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加快构建现代科创体系和产业体系,推进经济稳进提质。着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引领系统性变革,一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和数字化改革取得更大突破。着力塑造引领未来的新增长极,以“四大建设”能级整体提升为牵引,以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为支撑,构建“一湾引领、四极辐射、山海互济、全域美丽”空间格局,不断缩小区域差距。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城乡一体化,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扎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这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这是稳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带动能力的迫切需要。因此,要改变过去那种主要靠引进技术、模仿发展的模式,通过聚焦、倒逼、集中攻关的方式,在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把核心技术、关键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建立一个自立自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要扎实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打造完善重要产业链,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要通过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国家层面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和合作平台,形成部门、地方、全社会参与的格局;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引导金融资本参与支持重大科技创新。与传统举国体制相比,新型举国体制有三大转变:一是从以行政配置资源为主转变为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二是从产品导向转变为商品导向;三是从注重目标实现转变为注重目标实现与注重效益并重。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建设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新型大学和研发机构,布局谋划建设省实验室,从创新源头出发,集中力量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在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上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举。此外,还要继续做实做强制造业,夯实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基础。工业基础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底层设施和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产业长期积累、不断沉淀的结果,也始终是产业链供应链完备性的定盘星。要在理念上确立工业强基的思路,实施制造业、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在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中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浙江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背景下,更要注意防止轻视制造业的倾向,防止制造业空心化。  

扎实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国际经济循环不仅仅是商品流通的循环,更是全球价值链的循环,是包括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的循环。国际经济循环不仅对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治理作用,也有着强大的人才、技术、管理等知识溢出效应,可以推动价值链微笑曲线的整体上移。因此,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国际循环的重要带动和引领作用,在我们面临诸多技术“卡脖子”难题和产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也就是说,我们要更大力度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循环,而不是相反。  

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浙江要充分发挥长期以来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方面积累的多重优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争做中国更大力度改革开放、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和窗口。要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的部署,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争创大宗商品特色自由贸易港,探索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要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大力培育服务贸易、市场采购等外贸新增长点,深化内外贸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要纵深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推动义新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和产业走向“一带一路”,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  

【作者为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cVemCfuqzZYSVsDUpD_J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