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辽大声音 > 正文
首页 > 辽大声音 > 正文

央广网|余淼杰: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数字

2023-03-05 21:13   来源:央广网

近日,央广网记者采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澳门新京浦客户端下载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现将原文及链接转载如下:

听见中国强音丨GDP、赤字率、CPI……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数字

央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记者 万玉航 杨柳青 马文静)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经济目标的设定情况备受关注。3月5日出炉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GDP预期增长5%左右,赤字率拟按3%安排,CPI涨幅在3%左右。如何看待这些经济目标?央广网记者联系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学者进行了解读。

GDP目标增速5%左右 “稳中求进”一以贯之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经过艰苦努力,当前消费需求、市场流通、工业生产、企业预期等明显向好,经济增长正在企稳向上,我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报告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也是五年来政府工作一以贯之的关键词。

如何看待“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目标充分考量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统筹兼顾了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目标,既积极又合理。“在疫情冲击下,2022年我国经济实现了3%的增长。2023年,经济增速应该会有较大回升。”连平说。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澳门新京浦客户端下载校长余淼杰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当下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也十分紧迫,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实事求是地制定了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体现了稳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同样认为,“这个目标是恰当的。结合我们去年的GDP增长基数,以及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应该说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刘春生在采访中提到,此前,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对今年的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都曾作出预测,大致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相符。

今年年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了0.8%至5.2%。3月3日,IMF亚洲太平洋部主任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线上全球经济高端对话中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反弹将对亚太地区整体经济复苏产生巨大推动。”

赤字率3%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相比去年2.8%左右的赤字率有所上升。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1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

据悉,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我国将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专家普遍认为,无论是助企纾困还是民生社会保障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都将发挥重要作用。连平表示,去年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今年将继续加强重点民生支出保障,支持就业、医疗、教育、养老、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整治等领域,着力提高居民收入,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此外,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CPI涨幅3%左右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CPI涨幅的预期目标是3%。刘春生认为,对比去年全年2%的CPI涨幅,在经济增长恢复的预期下,今年物价水平的小幅回升是正常的。结合国际能源价格飙升等因素的影响,这一预期目标也在合理范围内。

在今年的工作重点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推动消费要和提升居民收入紧密结合。刘春生说,“要推动居民收入和消费恢复形成良性循环,在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也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此外,各地还可以采取发放消费券等方式促费,例如在耐用消费品、新能源车等方面发放消费券,将起到很好的效果。

余淼杰则认为,努力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可持续收入,消费才能实现有效上升。同时,要着力优化消费环境,做好打通居民社区便民商业,提升物流配送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链接:

https://finance.cnr.cn/ycbd/20230305/t20230305_526172401.shtml